首页 公告栏 联系我们
首页 > 大使信息 > 历任大使 > 前任大使活动
驻黎巴嫩大使姜江接受黎国家电台直播专访
2016/04/07

  2016年4月7日,驻黎巴嫩大使姜江接受了黎国家电台“周四谈话”节目直播专访,答问全文如下:

  一、中黎在经贸、文化、新闻领域合作有何最新进展?

  首先,我代表中国驻黎巴嫩使馆,向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问好。这是我第三次接受黎巴嫩国家电台采访,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

  中黎两国传统友好,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双方友好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果。

  在经贸领域,中黎双边贸易额达20.8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保持黎巴嫩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们在贝鲁特举办了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企业家大会,来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500多名企业家共商合作之道。两国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阿拉伯银行联盟去年在贝鲁特举办年会期间,专门举行了中阿银行业圆桌对话会,法兰萨银行发行了黎巴嫩首张中国银联卡。中国继续向黎巴嫩提供了太阳能路灯、医疗设备、办公设备、车辆等各类援助,支持黎巴嫩经济与社会发展。此外,全年共有188名黎巴嫩各界专业人士赴华交流学习,不仅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也使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新亮点。

  在文化领域,去年共有19名黎巴嫩文化、艺术和教育界人士赴华参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以及艺术、广电、文物、中医等研修班。两国相互举办艺术展演,在黎巴嫩举办的中国钢琴家专场音乐会、阿拉伯知名画家访华采风作品展赢得了黎巴嫩民众的热烈欢迎。两国教育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双方继续互派留学生。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首家孔子学院,迄今已走过了10个春秋,去年首次举办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预赛,两名优胜选手代表黎巴嫩赴华参加了决赛和观摩。贝鲁特美国大学、黎巴嫩美国大学、美国科技大学等设有汉语课程,黎巴嫩大学去年还开设了汉语专业。

  中黎两国新闻合作不断深化。我多次拜会了新闻部长朱拉伊吉阁下,就扩大两国新闻媒体交流与合作达成广泛共识。双方在团组互访、人员培训、节目交换、技术支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与黎巴嫩国家电台、国家电视台、黎通社等国家媒体以及其他主流媒体保持了密切友好往来,邀请了黎巴嫩部分媒体人员赴华参加媒体研修班,以及参加阿拉伯联合记者团访华等。

  二、中国如何帮助黎巴嫩应对叙利亚难民问题影响?

  中国高度赞赏黎巴嫩政府和人民接纳叙利亚难民的慷慨之举。为了帮助黎巴嫩应对难民问题影响,中国政府多次向黎巴嫩政府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今年,为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的涉叙利亚难民人道主义援助的承诺,中方将再次向黎巴嫩政府援助一批粮食和物资。我们正在与黎巴嫩社会事务部进行联系与协调,争取尽早落实援助项目。作为黎巴嫩的友好国家,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黎巴嫩提供支持,帮助黎巴嫩渡过目前的难关。

  三、黎巴嫩如何参与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2013年,中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其主要内容是推动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旨在促进沿线各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去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这项倡议正在不断得以落实。

  “一带一路”横贯亚欧大陆,包括黎巴嫩在内的阿拉伯国家位于其交汇地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1+2+3”合作格局。中国愿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在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优化贸易结构,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阿拉伯国家铁路、港口、公路、电力、通信及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融资机制的作用。

  黎巴嫩是地区重要国家,在经贸、金融以及文化、教育、新闻等人文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黎巴嫩各界的热烈响应。中国和黎巴嫩正面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任务,我们期待在上述领域与黎方共同努力,扩大友好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四、中国使馆如何向黎巴嫩传播中国文化,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举办了哪些活动?

  中国十分重视与黎巴嫩的人文交流,使馆与黎巴嫩各界合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在文化交流方面,今年2月中国春节期间,沈阳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在圣约瑟夫大学进行了访问演出。与此同时,黎巴嫩卡拉卡拉歌舞团也奔赴中国,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连续五天演出阿拉伯歌舞剧《一千零一夜》,吸引了1万多人次的中国观众。2014年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曾参加比布鲁斯艺术节,去年10月中国青年钢琴家田佳鑫又来黎,与黎巴嫩爱乐乐团合作举办了专场音乐会。每年黎巴嫩知名画家都会应邀赴华参加采风活动,去年中黎双方在贝鲁特合作举办《意会中国——阿拉伯艺术家中国采风作品精品国际巡展》的首站展出。这些交流演出和文化展览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中黎两国民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媒体合作方面,每年中国春节和国庆期间,使馆都会与黎巴嫩国家电视台合作播出中国电视节目。去年春节,国家电视台首次播出了两部中国电视剧,今年春节期间又连续10天播放电视片《中国之旅》,介绍了西安、宁夏、泉州等“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以及大理、乌镇、苏州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我们十分重视两国青少年文化交流。使馆举办了“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支持黎巴嫩大中小学举行“中国日”、“中国语言文化日”、“中国课堂”等校园活动,在不少学校兴起了“中国风”。此外,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以及其他学校的中国汉语教师也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讲座和展览,介绍中国的书法、剪纸、武术等,搭建了黎巴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对中东地区进行了访问,此访有何成果,如何评价访问的意义?

  今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沙特、埃及和伊朗三个地区国家。访问期间共签署了52项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国与沙特、伊朗分别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埃及就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表了五年实施纲要。中国还与三国分别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可以说,这次历史性的中东之行开启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篇章。

  在访问前夕,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在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发表关于中阿关系的重要演讲。概括来说,中国愿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更积极地和中东国家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演讲中强调,中阿双方要抓住未来五年的关键时期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构建互利共赢的网络。

  除了继续深化政治与经济合作外,中国高度重视中阿文明对话与人文交流。习近平主席宣布实施中阿“百千万”人文交流工程,包括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的“丝路书香”工程,邀请100名智库专家互访,提供1000个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训名额,邀请1500名阿拉伯政党领导人来华考察,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培训名额,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真正流动起来。

  六、有消息称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放缓,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国是否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去年的增速为6年以来最低。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影响。去年中国GDP实现了6.9%的增长,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所做贡献超过30%,位居世界第一。

  6.9%的增长率是在高基数基础上的增长,也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的。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连续30多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现在这个基础上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相当于10年前的2.6个百分点。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必须走一条节能、环保、绿色、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新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了GDP增速,消费和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不断增强。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上亿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仍有很大潜力。因此,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排名世界80名以后。因此,中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上。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将保持6.5%以上的增速,进口商品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超过6000亿美元。我们有信心完成既定目标,也坚信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将始终以和谐、包容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开展友好交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七、黎巴嫩在非洲有大批侨民,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情况如何?是否能与黎侨民开展合作?

  今年是中非建交60周年,中非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深厚友谊从未改变。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是双方的共同需要。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已取得长足进展。中国已连续六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投资存量近300亿美元,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3000多家,为非洲直接解决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

  去年底,习近平主席和南非总统祖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并宣布实施中国对非十大合作计划,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等。为此,中方决定今后三年向非洲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个计划的最大特点是,从依靠资源产品的贸易模式转向更多投资和产业合作,通过鼓励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帮助非洲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发展能力。这对非洲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黎巴嫩在非洲有大批侨民,许多人是不同领域的精英和领军人物。我们欢迎更多有实力、有意愿的黎巴嫩侨民及企业关注和参与这些对非洲发展有益的项目。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章】